1
粗鋼壓減政策當前執行情況
自年初工信部提出粗鋼壓減后,我們曾經寫過一系列的影響分析專題,但如今半年已過,鋼鐵去產能“回頭看”檢查工作也開始了實地檢查,粗鋼壓減政策才逐漸進入到真正的執行落地層面。
本次粗鋼壓減的政策基本看不到確實的紅頭文件,因此細則不明。從目前市場上的各種信息來看,全國各省基本收到的要求是粗鋼總產量2021年同比不超過2020年,僅河北省據說有更多一些的粗鋼同比壓減任務。整體來看,今年粗鋼壓減目標大概率就是全國粗鋼產量同比去年不超的政策導向。
而我們預估今年1-6月,全國粗鋼產量累計達到56885.5萬噸。如果按照上調后的2020年粗鋼產量(由105300萬噸調整為106476.7萬噸),那么今年上半年粗鋼產量累計同比已經增長了6427萬噸左右。也就是說,如果不考慮數據統計問題,要是嚴格執行粗鋼壓減政策,那么下半年全國粗鋼至少需要壓減掉上半年的增量才可完成。
據我們目前了解到的一些情況來看,不少鋼廠已經收到了粗鋼壓減的通知,逐步開始規劃具體執行。我們將目前了解到的多數長流程鋼廠的壓減思路總結如下,基本上都是首先壓減轉爐環節的金屬料添加,從而直接降低粗鋼產量;其次再考慮降低鐵水生產效率,例如采取調降入爐鐵品等等手段;最后再執行高爐燜爐、輪流檢修。
2
粗鋼壓減對于廢鋼的影響評估
那么我們就先來考慮長流程鋼廠的轉爐環節,能夠通過減少廢鋼添加而壓減的粗鋼產量空間能有多大。據我們了解的情況,鋼廠轉爐環節的廢鋼添加比例從15-30%不等,行業平均水平可能在20%左右。而正常情況下,轉爐環節的廢鋼添加比例是不能低于10%左右的最低水平的,需要金屬料調節爐溫等。
按照鑫欏資訊的數據來看,全國轉爐環節的廢鋼日耗估算值近期的高峰值水平達到了45萬噸左右,當前回落至40萬噸左右。而2020年春節疫情爆發后,當時廢鋼供應受到顯著影響,轉爐環節的廢鋼日耗量屆時最低達到過27萬噸的水平,基本可以近似代表轉爐環節廢鋼日耗的低值水平了。
所以我們假設比較極端的情況下,今年剩下的180天,轉爐環節如果能持續以較大程度壓低轉爐環節的廢鋼添加比例的話,那么據我們測算全國長流程鋼廠的轉爐環節可減少約3190萬噸的廢鋼消耗,最終實現約2870萬噸左右的粗鋼壓減量。
也就是說,仍有3557萬噸左右的粗鋼增量有待壓減,接下來如何壓減還需要考慮電弧爐產能參不參與粗鋼壓減任務的執行。截至目前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電爐鋼平均日產占全國粗鋼日產的占比約達到11.6%左右,全國電爐鋼產量約同比增加了2064萬噸左右。如果從碳排放的角度考慮,短流程煉鋼排放量少,是政策鼓勵的發展方向,理論上應該不參與粗鋼壓減工作。但是從地方政府對于企業規模和就業民生等角度考慮的話,短流程煉鋼也是很有可能需要參與粗鋼壓減工作的,畢竟上半年短流程也貢獻了不少粗鋼增量。如果按照短流程也參與粗鋼壓減的執行來假設的話,那么下半年全國短流程鋼廠還將減少約2293萬噸的粗鋼需求。
而今年上半年廢鋼國內供應+進口放開新增的供應規模約近2000萬噸,下半年在此基礎上也基本能夠保持較好的供應能力,那么下半年廢鋼市場是顯而易見的過剩格局。所以廢鋼價格趨勢大概率是下行,那么廢鋼相對鐵水的性價比在當前的水平上還會進一步擴張,那么也會階段性影響鐵水的需求。
3
粗鋼壓減對于鐵礦石的影響評估
上文我們估算出,剔除長流程轉爐環節的廢鋼添加量調降所能貢獻的粗鋼減量空間,仍有3557萬噸左右的粗鋼增量有待壓減。如果長、短流程共同承擔粗鋼壓減任務,那么留給鐵水環節待減量即1500萬噸左右,對應鐵水同比減量約1374萬噸;如果僅長流程承擔粗鋼壓減任務,短流程基本不參與的話,那么對應的鐵水同比減量則會達到3272萬噸左右。目前據我們了解,短流程鋼廠尚無減產執行動作,后續是否也有壓減壓力還有待觀察。
而對于鐵礦石而言,不僅有鐵水產量的直接壓減壓力,還存在入爐鐵品位調降的雙重壓力。目前已有部分鋼廠由于高礦價及前期生產持續虧損,而考慮調整了入爐礦配比從而調降鐵水生產效率,但大部分鋼廠仍以中品主流礦采購為主。后續隨著煉鋼利潤的逐漸好轉,鋼廠對于入爐礦的配比究竟是否會進一步調整,也是需要畫一個問號的。這個主要取決于粗鋼壓減執行的具體考核,以及礦價的絕對價位水平(或者說相對焦炭價格水平),后續我們會繼續跟蹤這一因素的最新變化。但總的來說,我國下半年對鐵礦石的需求量一定是同比下滑的,而供應端不出意外的話是同比增加的,所以下半年鐵礦石會陷入港口持續累庫的格局中,具體過剩規模還取決于鐵水具體減產的執行節奏。理論上粗鋼壓減會導致鋼廠對高鐵品產品的訴求有所減弱,可能會有利于鐵礦石高低品價差的收斂。
4
粗鋼壓減對于焦炭的影響評估
焦炭的情況與鐵礦石類似,但相對而言,焦炭占鐵水成本的占比要低得多,且當前焦炭現貨價格已經處于跌勢中,也已經確定了為鋼廠讓利的趨勢。因此大概率鋼廠在嘗試壓低鐵水生產效率時,還是會優先考慮降低入爐鐵品,那么反而會相應的提高入爐焦比,部分對沖了一些高爐燜爐檢修對于焦炭需求的減少作用。
當然了,從最新一周mysteel調研的247家鋼廠的日均鐵水產量來看,的確鐵水生產還是受到了不小的沖擊。無論是因為前期積累的建筑鋼材虧損所導致的高爐檢修增加,還是淡季需求超預期差的拖累,總之調研的鐵水產量相較七一前的較高位水平下滑了6%左右,即15萬噸鐵水日產量。所以即使按照當前這一鐵水產量,焦炭也立馬回到供應過剩狀態,周度累庫4%左右之多。后續有待進一步觀察鐵水產量究竟是因為淡季虧損減量,還是因為粗鋼壓減的持續減量。但無論如何焦炭以這樣一個較高供應能力(且后續缺乏供應炒作因素)去面對同比一定下滑的需求(但幅度尚不確定),因此也會呈現出持續累庫的過程,現貨煉焦利潤預計會進一步壓縮至低位水平。
總體而言,粗鋼壓減政策的執行對爐料的需求沖擊都是不小的,對廢鋼這種轉爐和電爐添加品的沖擊更為直接,對鐵水環節的沖擊更加具有不確定性,主要取決于短流程鋼廠是否參與粗鋼壓減。如果長、短流程共同壓減粗鋼產量,那么全國鐵水的待減量并不高,約1400萬噸左右的減量,同比降幅在3.3%左右;如果只是由長流程減鐵水完成,那么對應的就是7.6%的降幅。相對而言,鐵礦石受到的整體減量沖擊會比焦炭更直接,但由于供應集中度和結構性偏緊等問題,鐵礦石現貨市場比焦炭要抗跌一些。目前爐料的現貨市場都仍在矛盾的積累中,價格跌幅都不算大,但盤面煉鋼利潤擴張較快,繼續在盤面追多煉鋼利潤(尤其近月合約逐漸開始走基差收斂邏輯)也存在了較大風險性。單邊做空原材料邏輯雖然較清晰,但短期可能存在震蕩反復,且像焦炭已經提前跌完了近6輪的預期,因此存在追空風險。近期主要交易粗鋼壓減政策執行,盤面波動劇烈,交易難度較大,建議做好倉位控制。
【風險提示】
需要繼續跟蹤具體的壓減執行情況,可能存在不及預期的情況。還需警惕鋼價因粗鋼壓減執行后上漲過快,可能帶來的政策層面的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