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面對疫情等超預期因素沖擊,中國及時出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較快扭轉了二季度前期的經濟下滑,當前經濟呈恢復和回穩態勢。總的來看,中國實現穩就業、穩物價,穩住了宏觀經濟大盤,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隨著疫情防控優化調整措施的逐步有序推進落實,中國經濟增速將會持續回升。 一、2023年國內經濟保持恢復性增長態勢 2022年,各地區各部門持續推進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全面落地見效,有效發揮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作用,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加快設備更新改造,加大民營經濟支持力度,投資保持穩定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20043億元,同比增長5.3%;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284109億元,同比增長1.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13017億元,同比增長0.7%;第二產業投資166204億元,增長10.1%;第三產業投資340822億元,增長3.2%。
2022年1-11月份,計劃總投資億元及以上大項目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1.9%,增速比1-10月回落0.3個百分點,比全部投資高6.6個百分點。從投資先行指標看,2022年1-11月份,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20.3%,投資項目(不含房地產開發投資)到位資金增長21.5%,為投資持續穩定增長提供有力支撐。下階段,要深入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進一步推動重大項目建設、設備更新改造,充分利用財政金融政策工具支持,推動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保持投資穩定增長。 目前全球加息潮有逐漸觸頂得跡象,通貨膨脹壓力依然存在,全球快速加息已經引發了全球制造業需求疲軟,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加大。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2022年12月6日,政治局召開會議對2023年的經濟工作進行了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在各項政策等因素推動下,2023年中國經濟有望在全球經濟減速的大環境下逆勢走強。其中,拉動內需被認為是2023年穩增長的核心工作,預計2023年GDP增速將在5-6%之間,較上年水平明顯反彈。2023年推動經濟增速加快的主要因素有三個:
一是伴隨疫情影響消退,國內消費將出現較大幅度反彈,特別是服務消費,這將成為2023年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
二是在針對房地產定向降息等各項政策調整到位驅動下,2023年下半年房地產市場有望走出低迷,房地產投資和涉房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拖累效應有望減弱;
最后,2023年宏觀政策還會保持一定穩增長力度,政策面不會大幅退坡,尤其是對于基建投資方面的政策支持將保持一定力度,這也是支撐2023年經濟較快修復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2023年地產投資拖累減緩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23863億元,同比下降9.8%;其中,住宅投資94016億元,下降9.2%。1-11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89685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6.5%。其中,住宅施工面積633916萬平方米,下降6.7%。房屋新開工面積111632萬平方米,下降38.9%。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81734萬平方米,下降39.5%。房屋竣工面積55709萬平方米,下降19.0%。其中,住宅竣工面積40442萬平方米,下降18.4%。 2022年1-11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12125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3.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6.2%。商品房銷售額118648億元,下降26.6%,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28.4%。11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5520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0%。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長18.0%。1-11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136313億元,同比下降25.7%。其中,國內貸款15823億元,下降26.9%;利用外資66億元,下降26.6%;自籌資金48994億元,下降17.5%;定金及預收款44601億元,下降33.6%;個人按揭貸款21870億元,下降26.2%。11月份,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為94.42。 2022年全年對于房地產行業利好不斷,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定調,仍堅持“房住不炒”,現階段房地產行業調控主要是防止房價過快下跌而形成系統性風險。2022年房地產調控主要集中在解除限貸限購,保交樓及政策性住房,主要是解決房地產開發端資金問題,現在抵押端暫時無有效措施,業主購房意愿還是不足,從而導致房地產施工面積、投資完成額及新開工面積均有下滑。 2022年12月15日-16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23年房地產工作時強調: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要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推動行業重組并購,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會議還指出,要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探索長租房市場建設。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2023年房地產政策核心邏輯在于:
一是給予房企融資支持,支持房企債務展期,緩解資金壓力,穩定市場主體預期; 二是為個人購房信貸提供支持,帶動市場銷售恢復;
三是“保交樓”,解決期房交付問題,提振市場情緒,穩住購房者信心。
因此預計2023年下半年房地產行業投資逐步企穩并有望轉為正增長,竣工增速將明顯好轉,但新開工增速依然是主要的拖累。 三、2023年基建投資保持韌性
2022年以來,我國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加快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薄弱領域補短板,有力支撐基礎設施投資回升。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份,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9%,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連續七個月回升。其中,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14.1%,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長11.6%,信息傳輸業投資增長8.7%,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投資增長7.4%,道路運輸業投資增長2.3%,鐵路運輸業投資由1-10月同比下降轉為增長2.1%。2022年1-11月,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8.9%。 2022年,基建投資成為穩增長的最重要抓手,也成為固定資產投資的關鍵支柱。預計2022年全年基建投資增速有望達到9.0%左右。在年初“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的導向下,3.65萬億元專項債前置至8月底前使用完畢,5000億元以上專項債結存限額于四季度落地,分兩批次設立6000億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調增政策性銀行信貸額度8000億元等,共同推動基建投資增速穩健走高。 從政策導向看,2023年的政策重點將轉向恢復和擴大消費,投資尤其是基建投資的穩增長作用將有所淡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對符合國家發展規劃重大項目的融資支持。因此,預計2023年基建投資增速將保持一定的韌性,由于上年基數偏高,增速或維持在6-8%左右。
四、2023年制造行業有所承壓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11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8%,比上月下降1.2個百分點。從13個分項指數來看,同上月相比,產成品庫存指數上升,指數升幅為0.1個百分點;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積壓訂單指數、采購量指數、進口指數、購進價格指數、出廠價格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和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下降,指數降幅在0.4至3.7個百分點之間。 11月PMI指數較大幅度在榮枯線下回落,表明經濟恢復態勢進一步放緩,回升動力明顯不足。需求類指數繼續回落,且均處榮枯線之下;反映需求不足的企業占比提高到55%,表明需求收縮已成為制約經濟恢復最突出的問題。采購量指數、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繼續較快回落,且均處榮枯線以下,表明企業信心明顯轉弱。價格類指數繼續回落,既有經濟運行放緩的因素,也顯現保供穩價的成效。綜合看,供給沖擊壓力明顯緩解,需求收縮壓力仍然突出并帶動了信心轉弱壓力加大。要高度重視疫情散發多發對經濟恢復和政策落實的外在沖擊,加快科學精準防控步伐,盡快減小疫情對經濟恢復的沖擊;進一步加大政府投資帶動作用,穩定房地產投資滑坡態勢,盡快解除需求收縮對經濟恢復的制約。 2022年以來,各方面積極支持重點領域設備更新改造,推動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強化投資要素保障,促進制造業投資較快增長。2022年1-11月份,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3%,快于全部固定資產投資4.0個百分點。其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投資增長41.4%,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業投資增長19.7%,紡織服裝、服飾業投資增長28.1%。同時,順應經濟升級發展需要,制造業企業加大設備更新改造力度,帶動投資增長。1-11月份,制造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9.1%,占全部制造業投資的比重為40.9%。 2022年制造業投資增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在投資三大支柱中增長最快,但四季度增速略有放緩,預計2022年全年制造業投資增速約為9.0%。2022年制造業投資之所以增長較快,一是由于終端需求支撐。出口繼續保持韌性以及汽車消費增長較快等因素,拉動了相關領域的制造業投資。二是由于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留抵退稅政策改善了制造業企業現金流,科技創新再貸款、碳減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設備更新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對制造業企業融資構成支撐。 展望2023年,預計制造業投資增速將會面臨承壓的態勢,增速將可能回落至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