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發生一起聚集性疫情
朝陽區被定為疫情高風險地區
截至4月19日24時,北京已連續四天無新增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除朝陽區外,15個區已連續27天以上無本地報告新增確診病例。
北青報記者查詢國務院客戶端疫情風險等級查詢小程序發現,截止到4月19日18時,北京市朝陽區為高風險地區,而北京市其他區均為疫情低風險地區。
發布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通報,按照國家《關于依法科學精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需要根據當地新冠肺炎疫情情況進行風險分級和分類防控,高風險地區的分級標準為累計確診病例超過50例,且14天內有聚集性疫情發生。照此標準,4月14日北京市朝陽區確診的一例境外輸入性病例造成其家庭3人的關聯性病例,成為一起聚集性疫情。因此,朝陽區疫情風險級別定為高風險地區。
針對此起疫情,北京市已迅速隔離治療病例,嚴密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隔離密切接觸者,并對病例同樓相關居民和環境進行了核酸檢測,結果均呈陰性。對病例曾經活動場所和區域進行了終末消毒。對此起境外輸入病例引發的家庭聚集性疫情進行了全市通報,堅決落實“防松勁、防漏洞、防反彈”要求,進一步筑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網絡,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49人居家隔離期間外出
均已受到嚴肅處理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社區防控組辦公室成員、北京市委組織部部務委員徐穎介紹,3月下旬以來,根據群眾監督和有關排查線索,通過小區出入口排查、調取錄像、向本人核實等方式,調查核實了49名居家觀察人員違規外出情況。雖然人數不多,但也容易造成風險隱患。北京對相關人員進行了嚴肅處理,并對3個典型案例進行了通報。
第1個案例,沈某,3月29日從外省區市抵京開始居家觀察。4月6日,違規在小區內活動,社區對其提出警告;當天下午,再次違規外出,乘地鐵到商場購物、聚餐。4月8日,社區會同民警對其訓誡,轉送集中觀察并做核酸檢測,費用自理,重新計算14天觀察期。
第2個案例,汪某某,4月6日從外省區市抵京開始居家觀察。4月16日、17日,兩次違規外出,自駕外出與他人會面。4月18日,即其居家觀察的第12天,社區會同民警對其訓誡,轉送集中觀察并做核酸檢測,費用自理,重新計算14天觀察期。
第3個案例,王某,4月9日從外省區市抵京開始居家觀察,社區工作人員上門安裝智能門磁并張貼居家觀察提示。4月15日,王某破壞門磁后騎自行車到銀行取款,乘出租車到某商場與他人面談業務。4月17日,社區會同民警對其訓誡,轉送集中觀察并做核酸檢測,費用自理,重新計算14天觀察期。
徐穎介紹,下一步,北京將進一步強化居家和集中觀察人員管理;對于違反相關規定擅自外出,引起疫情傳播或者造成傳播風險的,將依法追究相應責任。
符合條件的津冀來京人員
不再實行14天居家觀察
徐穎進一步明確了津冀地區疫情防控政策。根據4月18日政策調整,在津冀地區連續駐留滿14天的來京人員、本市往返津冀地區的人員,不再實行14天居家觀察。
重點
北三縣等地通勤人員
首次進京查驗相關證件后可放行
在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市公安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潘緒宏明確,北三縣等地通勤人員首次進京,檢查居住證等證件后可放行。
潘緒宏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持續啟動公安檢查站最高等級勤務,日均投入力量6000余人,堅決做到逢車必查、逢人必核、逢人必測,全力筑牢首都疫情防控外圍防線。在湖北省其他地區、武漢市相繼“解封”后,北京警方及時調整查控措施,扎實做好返京人員核查、登記、告知等工作,同步流轉落實核酸檢測、醫學隔離觀察和社區管控等要求,1月23日以來,共檢查車輛900萬輛次、人員1900萬人次,勸返車輛3萬輛、人員6.6萬人,流轉社區管控5.2萬人。
同時,為做好境外疫情輸入的精準防控,本市同第一入境點各加降城市、入境口岸密切協作,3月20日以來,共對1467名14日內從國內其他口岸入境進京人員實施了醫學隔離觀察,實現了對其他口岸入境進京人員的閉環管理。
此外,潘緒宏表示,圍繞車流量較大的通州區白廟、應寺,大興區求賢、禮賢等公安檢查站,與河北省對應檢查站采取數據互通、京警入冀等措施,有效提升安檢通行效率。圍繞北京周邊特別是北三縣居民通勤過檢問題,會同市交通委、公交集團、三河市政府和河北警方,加強聯勤聯查、信息共享,并通過增加安檢大棚、安檢通道和核查崗位,增設公交專用車道等手段,有效提升安檢效率。
潘緒宏明確,針對北三縣等地來京通勤人員較多的實際情況,根據京津冀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的相關規定,明確對首次進京的通勤人員可在查驗其居住證、工作證明、隔離觀察證明后,予以放行。此后再次進京可在查明身份、體溫檢測后直接放行。
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
按每人9906元返還失業保險金
在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賀銳表示,對生產經營暫時困難且恢復有望的中小微企業,按每人9906元的標準執行返還政策。
賀銳指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新形勢下,為精準幫扶本市中小微企業,穩崗政策將再提標。對不裁員、少裁員的參保企業,返還50%上年度繳納的失業保險費,對中小微企業實現100%返還;并對生產經營暫時困難且恢復有望的中小微企業,按每人9906元的標準執行返還政策。
同時,對科技創新、城市運行保障、生活性服務業等重點領域,鼓勵企業組織職工培訓。對于上述三大重點領域受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生產經營收入同比下降80%(含)以上的中小微企業,經參保所在區政府認定和相關市級部門確認的,均可享受本市以訓穩崗補貼。按照每培訓20課時,給予500元補貼的標準,最高不超過120課時3000元。以訓穩崗補貼全部發放給企業,補貼資金可用于職工教育經費各項支出或繳納本企業社會保險費。同時,我們對參加培訓的參保職工,按照每人154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的崗位補貼。
賀銳介紹,企業可自行組織職工培訓,也可委托第三方開展培訓。在疫情期間鼓勵企業采取線上培訓方式開展培訓。屆時,符合條件的企業在開展職工培訓的同時,即可登錄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法人辦事”板塊,快速、簡便申請培訓補貼和崗位補貼。
在為企業減免社保費方面,2-6月預計中小微企業免繳社保費合計超過46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