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眾人喊跌唱空倒不要緊,但是作為地產界的扛把子萬科竟也加入了喊跌陣營,這也不是好現象。
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曾在一次股東大會上表達想要放棄地產,已經被行業大V們證實,此言不虛!
“萬科要“拋棄房地產”?
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原話是這樣的:十年后萬科還是房地產公司的話,那真的很慘。我現在在琢磨,我們各地的公司把“地產”這幾個字都拿掉。萬科未來是美好生活的服務商,未來想到萬科,想到的應該是美好生活,不是幾棟房子。
雖然此言比較文化人,但是翻譯成大白話便是:萬科想要轉型,而不是想繼續蓋樓賣樓了。其實在此之前碧桂園、恒大、綠城等巨頭多少也有些這個意思。
隨后發生了什么呢?
萬科在上市至今31個年頭,股價翻漲實現了驚人的216倍,期間最大上漲幅度340倍,名副其實的房產龍頭的名號。不過,近幾年的萬科,卻并不“得意”,“寶萬之爭”董事長被迫出局,萬科房地產龍頭的名頭被奪,又壯志豪言“活下去”。
近2年開始“試水”養豬,榮光一點點消融,輝煌未能延續,股價最高時候39.28,至今26.42,每股蒸發12.86元,流通股97.18億,至今蒸發達1249億。萬科到底怎么了?
究其原因或因以下幾個原因:
一、土拍政策越來越嚴,搖號+熔斷機制讓地產公司越來越透明化,舉個例子,近年西北最火熱的西咸新區,自出道至今一直占據著西安熱搜,前四個月西咸土拍攬金222億,賣掉647個足球場,收入達千億。
即使供地如此頻繁,但地產商買地不像原來那么容易,有錢就可以,現在買地不僅要靠實力也需要靠運氣,地產商拿地需要繳納保證金,還需要帶著自己多個馬甲參與搖號,以求加大中簽概率。
如西咸新區近期掛牌成交八塊宗地,分別為秦漢新城一塊,灃西新城一塊,涇河新城兩塊,灃東新城四塊。其中,灃西新城掛牌宗地,首個實行“熔斷+搖號”機制的地塊,當拍賣到熔斷價225080萬元(1955萬元/畝)時本次交易終止,所有報價無效。
經過三天的等待,華潤馬甲從中海24個馬甲中脫穎而出,而華潤和中海兩家央企,都為這處土拍動用了超過138億的資金。
付得起6億9千萬競買保證金,本就大大增加自己的中簽幾率,畢竟搖號的地產商就越來越少,可是在這種情況下,對資金有限的小開發商們來說,拿地的難度更大了,但是拿到地就萬事大吉嗎?當然不,還有第二關!
鋼材全面漲價,保質保量交付更難!
我們知道房價都有備案價,原則上銷售價會稍微高于備案價,但也不能太離譜,可是備案價是按照當時的市場標準計算的,擋不住市場的變化。
鋼材漲價,且離譜!
其實漲價從去年就開始了,但誰都沒想到,如此夸張。數據顯示,今年鋼材價格較2020年同期漲幅高達36.7%,螺紋鋼價格飆漲到6000元/噸以上,超越2008年最高點,打破歷史記錄。
我們知道造房子最主要的成本就是鋼和水泥,鋼價上漲,意味著建筑成本直線拉升,若保質保量那么利潤當然就被壓縮了,這還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或都買不到好鋼材,朋友圈看到很多鋼廠為了降低損失,寧可繳違約金也不愿意發貨,有的廠子甚至把銷冠都開除了,就因為之前貨賣得太多……
其實推理到這一步對買房者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幸運的是購買的房子能按時交付,但是也可能買到史上最差的房子,不幸的是買的房子或直接就爛尾了。
那么對開發商來說也很難,不做吧,品牌就砸了,做吧,或更難。那就三十六計了,走為上!
如果沒走呢,那就得死扛,挺過最后一關:收房就交證!
“先驗房,再收樓“暨”交付即交證”的風從南方到北方已經刮到了西部,西安的新盤已經在徹底實施了,所有的購房者已經心照不宣,而對于開發商來說就是現房銷售,也就是說樓差不多蓋好了才能賣,這與原來地產商的賺邏輯儼然是相悖的,沒一點實力還真干不了這事,畢竟一棟樓的投入不是大數目,萬一開盤飄綠,登記流拍麻煩就大了!
最后提醒大家,買房就是人生的一項重大投資,入坑,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