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了一定進展,但部分行業產能過剩、重復建設問題仍然突出。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推進節能減排,近日,國務院下發了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明確了電力、煤炭、鋼鐵、水泥、有色金屬、焦炭、造紙、制革、印染等九大行業近期淘汰落后產能的目標。我們認為,此次落后產能淘汰具體目標的提出體現了國家層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產業結構升級的決心,在此背景下,行業內或出現明顯分化,行業并購也將頻繁出現,同時,淘汰落后產能大多針對高能耗高污染的中小型企業,對生產規模位居行業前列的上市公司龍頭企業將構成利好。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當前經濟要保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面臨的最大障礙之一就是經濟結構不合理,其中傳統行業產能過剩是最突出的表現。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突出強調了經濟結構的調整與轉型,以及產業的升級換代,從而努力化解目前存在“兩高一資”行業的產能過剩,保持經濟健康發展。
近年來,隨著加快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抑制重復建設、促進節能減排政策措施的實施,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在部分領域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由于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落后產能退出的政策措施不夠完善,激勵和約束作用不夠強,部分地區對淘汰落后產能工作認識存在偏差、責任不夠落實,當前我國一些行業落后產能比重大的問題仍然比較嚴重,已經成為提高工業整體水平、落實應對氣候變化舉措、完成節能減排任務、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嚴重制約。
去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召開“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出,當前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運行出現的困難,固然有國際金融危機不可抗拒的影響的外因,也有我國工業發展方式粗放等一些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在市場形勢突變的刺激下集中暴露的內因。我國走出“短缺經濟”后,產能過剩問題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出現產能過剩的主要原因是市場信號失靈,企業很難準確預測市場需求,導致投資行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作為發展中大國,區域發展不平衡,很難從宏觀和總量上保持供需平衡,出現產能過剩、結構不合理有客觀必然性。當前的產能過剩、結構不合理問題是過去經濟高速增長時積累下來的老問題,也是長期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大難題。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外需急劇萎縮使這一問題更加突出。
在“調結構”越發受到強調的大背景下,去年年底召開的一行三會(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也發文強調,為2010年年商業銀行的信貸投向“定調”:保證重點產業調整振興合理的資金需求,嚴禁對過剩產能行業放貸。
本次國務院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早在春節前就有提出,春節前的國務院第98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送審稿)》,要求采取三大嚴厲手段大力淘汰落后產能?!锻ㄖ芬噪娏?、煤炭、鋼鐵、水泥、有色金屬、焦炭、造紙、制革、印染等行業為重點。3月份,由工信部起草、明確產能過剩行業在2010年淘汰任務的文件已經下發到了省一級,將很快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公布。此舉被認為是政府部門推進落后產能淘汰的一次重要發力。
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重大舉措,是加快節能減排、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迫切需要,是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工業由大變強的必然要求。
淘汰產能過剩催生新并購時代
自去年底以來,相關部委已多次發文"狙擊"部分行業的產能過剩、推進結構調整。而身處過剩旋渦中的相關行業公司也早已通過重組、改造、淘汰等手段加快了結構調整的步伐。業。內人士稱,淘汰產能過剩帶來了新的并購時代,重組并購活動將會在更多存在產能過剩隱患的行業中流行。
我國產能過剩表現為是行業整體性的產能過剩。由于迄今中國市場經濟制度還很不完善,仍然存在著行政壟斷和自然壟斷。由行政壟斷和自然壟斷等引發的“暴利效應”,導致某些有行政壟斷和自然壟斷且有“暴利傾向的行業”的投資不斷膨脹,社會資金也加倍流入這些部門,最終導致這些行業產能的過度擴張。如果出現了行政壟斷與自然壟斷的相互結合,問題可能會變得更加嚴重,可能會出現產能過剩與價格扭曲的雙重矛盾,如鋼鐵、電力、能源行業等都存在著這樣的現象。
同時,由于很多地方政府還是單純追求GDP,不顧國家產業調整和環保政策,背離科學可持續發展道路,頂風而上的是大量的‘高污染、高能耗、資源型’的相關產業與企業。
產能過剩是市場經濟條件的產物,我們就應該用市場經濟的方法來逐步解決。一是逐步形成產業壟斷競爭的市場結構,實現資本和品牌的有效集中,形成市場機制的自我校正;二是要逐步改變經濟行政壟斷與自然壟斷問題,減少“暴利行業”產生的市場制度;三是減少政府對GDP的直接控制和干預,根本扭轉政府只有靠投資才能推動經濟增長的固有觀念和方式。
行業產能過剩導致行業整體利潤下降,以電力行業為例,宏觀經濟企穩不久,電力需求增速不強勁,新增發電裝機規模仍保持較高水平,設備利用率難以恢復,行業出現全面虧損。據統計,兩大電網企業因上網電價調整而售電價格未調整影響利潤49億元,五大發電企業因電煤價格和售電價格倒掛影響利潤551億元。國泰君安分析師王威表示,2008年發電行業(主要指規模占據主導地位的火電行業)的盈利情況已經惡化至多年來最差水平。同時,計算目前火電公司的單位裝機價值,結果顯示,相當一部分火電公司單位裝機市場價值已低于重置成本。面臨行業虧損,電力行業并購重組顯得迫切起來,其重組整合也更能夠得到管理層的認可,加之電力行業經營進入谷底,一些公司的經營前景及重組成本下降,重組有可能在未來出現。
同時,能過剩同時帶來了普遍的產品價格下跌、庫存上升,企業利潤增幅下降。從行業涉及的眾多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來看,造紙,印染,水泥以及部分化工企業影響較大。這些行業產能過剩在拖累上市公司業績的同時,也為推動行業結構調整提供了機會。目前,相關行業的上市公司特別是龍頭企業,其結構調整的步伐早已展開。水泥行業在去年8、9月份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基建投資拉動水泥需求,但產能過剩局面難以逆轉,并購重組也顯得迫切。招商證券[11.35 -0.70% 股吧 研報]分析師楊東森預計,09年水泥產能過剩將接近2億噸。2010年,除非宏觀經濟突然大繁榮,消化掉過剩產能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傮w來看,未來兩年,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的形勢難以逆轉。當前,水泥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不是普通的經濟周期,而是行業的長期拐點,走向相對壟斷是大勢所趨。產能過剩背景下,并購整合是提高區域市場控制力的主要手段,而產能過剩、行業不景氣也為并購整合提供了良機。
行業龍頭有望受益
目前,我國鋼鐵、水泥、煤炭、有色等行業產能過剩的主要因素是行業都存在產業集中度過低的問題。在產業結構調整的壓力之下,一些存在產能過剩行業中兼并重組明顯加速,而一些有實力的大型上市公司,以資產、資源、品牌為紐帶頻頻實施跨地區兼并收購。分析人士認為,淘汰落后產能大多針對高能耗高污染的中小型企業,對生產工藝、生產規模均位居行業前列的上市公司龍頭企業,一定程度上構成利好。
從剛鐵行業來看,產能過剩和低集中度是當前中國鋼鐵行業飽受病詬的兩個問題:產能方面,中國粗鋼產能從2004年的3.23億噸增加到2009年的7.17億噸,年均符合增長率17.3%。集中度方面,2009年全年中國前五大鋼鐵企業產量僅占全國總產量的29%,遠低于美日等發達國家水平。隨著鐵礦石成本壓力加大以及國家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減緩,鋼鐵行業面臨的上下游壓力逐步加大。淘汰行業落后產能將對抑制產能快速增長,平衡市場供需關系起到一定正面作用。國內鋼鐵龍頭寶鋼集團早就透露,到2012年公司要達到5000萬噸的年產能,實現的手段將不再主要依賴于新建項目,而是通過資本市場的運作來實現。并購八鋼只是寶鋼集團兼并重組的第一步,在不遠的將來,還會有更多的國內鋼鐵企業納入寶鋼集團麾下。通過并購重組,行業龍頭有望獲得國內中小型鋼鐵企業中具有區位優勢、資源優勢、資產質量優良的鋼鐵企業,而這些龍頭也將是這出重組大戲的主角。
印染行業在整個紡織產業鏈中的高耗能、高耗水占比很大。產能過剩,技術水平低下是目前阻礙印染行業發展的關鍵,加大力度淘汰印染行業落后產能,是解決行業發展和產業提升的重要環節。隨著淘汰重點行業落后產能工作的開展,印染行業的經營和盈利能力均呈現小幅上漲態勢,行業集中度也明顯上升,上規模企業增加。此次《通知》的出臺更充分的強調了處罰力度、各監管部分職責和政策激勵機制的完善度,對印染行業的整合起到了強化作用,并逐步推動印染企業由量向質的轉變。天相投顧認為這不僅有利于提升行業整體的技術含量和產品差異化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行業龍頭企業的快速發展。
造紙行業到目前為止已經淘汰落后產能約600萬噸,截至2008年底,造紙落后產能淘汰547萬噸,而2009年淘汰超過50萬噸。根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淘汰落后產能時間表,2006年至2010年,全國淘汰落后造紙產能的年度目標分別為210.5萬噸、230萬噸、106.5萬噸、50.7萬噸和52.3萬噸(合計650萬噸)。此次淘汰的年產3.4萬噸以下草漿生產裝置、年產1.7
萬噸以下化學制漿生產線,淘汰以廢紙為原料、年產1萬噸以下的造紙生產線的造紙企業,目前更多的存在于文化用紙等產業集中度不高的紙品行業中,而在產業集聚度較高的新聞紙、箱板紙以及銅版紙等行業相對較少,決定了此次出臺的政策對文化用紙影響較大,其行業的龍頭企業受益也最大。
大通證券指出,《通知》此次在淘汰落后產能、節能減排和市場準入等方面,對煤炭、電力、鋼鐵、水泥、焦炭等行業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和政策措施。要求相關部門嚴格執行,加大執法處罰力度。同時,完善政策激勵機制,對符合標準,任務完成較好的地區和企業,要在技術和資金等方面給予傾斜,優先支持。此舉有利于煤炭及下游行業進一步推進資源整合,重組步伐,“扶大限小”提高資源利用率,支持企業提高節能減排技術,保護環境長遠發展。加上昨日頒布的安全大檢查通知,對煤炭近期供應或將造成短期緊張,但有利于煤炭和其他行業內龍頭型企業擴張,持續性健康發展。
有色金屬
名次 名稱 最新 漲幅
1 東方鋯業 35.30 1.44%
2 寧波富邦 7.69 0.92%
3 眾合機電 0.00 0.00%
4 東陽光鋁 7.84 -0.51%
5 鑫科材料 6.25 -0.64%
名次 名稱 最新 跌幅
1 西部材料 15.43 -9.02%
2 吉恩鎳業 13.77 -6.39%
3 貴研鉑業 17.20 -2.93%
4 焦作萬方 12.50 -2.34%
5 辰州礦業 24.64 -1.83%
鋼鐵行業
名次 名稱 最新 漲幅
1 中南建設 10.64 4.31%
2 大冶特鋼 10.57 0.86%
3 馬鋼股份 2.45 0.41%
4 鞍鋼股份 4.28 0.23%
5 杭鋼股份 3.89 0.00%
名次 名稱 最新 跌幅
1 廣鋼股份 6.13 -0.65%
2 濟南鋼鐵 2.94 -0.34%
3 三鋼閩光 7.03 -0.28%
4 萊鋼股份 7.13 0.00%
5 凌鋼股份 5.15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