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量同比增 環比降
據中汽協數據,2023年4月份汽車產量完成213.3萬輛,同比增長76.8%,但環比卻下降了17.5%。累計數據來看,1-4月汽車產量完成835.5萬輛,同比增長了8.6%。
同比數據雖然有較大增長,但要考慮到,去年4月份左右,汽車行業處于特殊時期,生產供應基本停滯,自然產量完成也較低。在基數較低的情況下,今年產量實現同比增長屬于預期之內。
而環比下降則是由于目前的汽車庫存壓力較大,車企仍處于去庫存階段。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60.4%,同比下降6.0個百分點,環比下降2.0個百分點,位于榮枯線之上。汽車流通行業處于不景氣狀態。加之3月份部分地區存在非理性促銷潮,導致消費者持幣觀望的心態增加,4月份的銷量下降,產量也隨之回落。
“國六B”排放標準到來 車企去庫壓力大
提到3月份的促銷潮,一方面反映了車企庫存壓力較大。此外還有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即國六B排放標準的實施增加了庫存消化壓力。國六B排放標準相較于現行的國六A,指標標準大幅提升,其污染物排放指標下降了29-49%。
而7月1日國六B就要全面實施,車企方面仍有大量的不滿足標準的庫存車。據了解,截至1月底,不滿足排放標準的庫存車接近200萬輛。雖然為RDE(實際行駛排放)試驗報告結果為“僅監測”的庫存車留出了半年的緩沖期。但在需求釋放不景氣的情況下,這部分壓力依然較大。這也是造成3月份汽車行業非理性降價的深層原因。
汽車產量增長承壓 影響波及鋼鐵行業
展望未來,國內經濟仍處于恢復性增長階段,需求仍顯不足,企業的經營壓力較大。再加上目前國內汽車庫存壓力較大,而消費者在經歷了3月份促銷潮之后,心態普遍持觀望態度。在供應和需求的雙重壓力之下,車企排產計劃或相對保守,預計年內汽車產量增長勢頭偏弱。
而這一預期對于鋼材需求以及廢鋼供應方面也將造成一定影響。汽車生產過程中會用到很多鋼材,占汽車總重量的70%左右。這其中各類鋼材的占比不一,鋼板占比約52%,優質鋼(齒輪鋼、軸承鋼及彈簧鋼等)占31%,帶鋼占7%,型材占6%,鋼管占3%。
根據卓創資訊的汽車用鋼模型。不同車型對鋼材的應用量不一。其中轎車約1.16噸/輛,SUV及MPV平均1.55噸/輛,貨車3.43噸/輛,客車4.5噸/輛。按現有車型結構比重,平均用鋼量約為2噸/輛。如果未來汽車產量下降,這部分的鋼材用量勢必會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還有對于廢鋼鐵供應的影響。雖然目前廢鋼的主要供應來源是折舊廢鋼,即來自于拆遷報廢機械等廢舊鋼鐵。但仍有約20%的廢鋼供應來源于加工廢鋼,加工廢鋼是下游鋼鐵相關制品在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鋼,這一部分和下游加工企業的生產積極性有著密切的關系,主要看市場對于消費的需求。而在汽車生產過程中使用鋼材原料進行加工時會產生一些邊角余料,這是加工廢鋼產生的重要來源之一。
譬如,在車輛制造過程中,沖壓環節可以產生部分邊角料,在切割和焊接過程中會產生廢渣。而具體產生廢鋼量的多少很難給出一個確切的數字。首先因為車型不一,產生的加工廢鋼量差別較大。對于小型轎車而言,大致可以產生數百公斤的廢鋼。而對于重型卡車或工程機械等大型車輛,則可能產生更多的廢鋼;其次,企業的在制造工藝和技術方面的差別也會使得單位車輛產生的廢鋼量差異較大。
但總體而言,在假定生產的車型結構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后期車企經營壓力較大,勢必會更加嚴格的執行成本管理。一方面汽車產量減少會導致加工廢鋼產出下降;另一方面為了節約成本,汽車制造企業也會采取措施來最大限度地減少加工廢鋼的產生。總體來說影響廢鋼鐵市場供應。結合對于汽車產量的預估,卓創資訊認為,二季度來自汽車制造行業的加工廢鋼量對比一季度減少2.88%,較去年同期增加3.9%。